对大部分工厂而言,目前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危机,稍不留神,可能就面临倒闭破产的危险。
以前动辄30%增长的时代,真的已经过去了,因为劳动力短缺,供应链随时中断,工厂的经营步履维艰。
在这样的绝境中,最容易出现的现象就是,工厂决策者心态崩塌。
心态崩了,行业洗牌速度必定加快,熬不下去的工厂也将会比预期的,更早地倒下。

因为根本接不到订单,订单是工厂的希望,没有订单意味着没有收入,工厂决策者每天一觉醒来,看到的都是巨额的固定支出,心态想不崩都难。但崩掉的心态,没有办法解决常年遗留下来的问题,比如管理紊乱、能力低下、技术落后等。相反,会加快工厂倒塌的速度,这是由于,人在急躁的心态下,会做出愚蠢的决策,导致矛盾加剧。

工厂接不到订单,那么毛利极低的散单,就会成为首选,而且哪怕贴着成本在做,只要能稍微缓解经济压力,也会毫不犹豫地去做。实际上,这样的决策是正确的,在陷入绝境时,任何的救命稻草都必须牢牢捉紧。
然而,在现实生活中,时常会出现截然相反的结果,虽然决策正确,但工厂却因此倒闭了,也就是说,所谓的救命稻草,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
心态崩掉的决策者,会变得极为浮躁,无法做出冷静判断,并且急于求成。这时候会做出的愚昧判断便是,催促员工完成订单,进一步压缩订单的完成期限,企图以此拿到更多的散单,而没有得到足够时间的员工,会为了赶工,生产出大量劣质产品,最终会出现不可避免的结果:本就是贴着成本线在做的订单,一旦开始返工,那么就是巨额的亏损,而且为了弥补巨额亏损,又进一步开始催促员工,造成恶性循环,最终资金链断裂,惨遭淘汰。

要想改变现状,工厂决策者必须认清一个事实,产能过剩矛盾日益显著,靠劣质产品,走薄利多销路线,终将会被时代所抛弃。只有认清现状,提高管理能力,生产技术,做出冷静判断,在行业树立良好口碑,才能突破绝境,走得更远。若是故步自封,不愿做出改变,死守落后管理模式,杜绝技术更新,仍旧生产劣质产品,不提高自身竞争力,最终留给自己的,必定是一个凄惨的结局。